奪人眼球!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成高校上雲優選

2023-03-19 02:00:29 字數 1547 閱讀 3238

任正非說:發展自主可控,必須重視基礎教育與基礎研究。而資料中心、實驗室和電子教室的程式設計客棧雲化,是高校基礎研究的重中之重。易思捷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也將成為高校上雲的加速器。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資訊化建設中再次使用了易思捷產品。該校是國內名校,梅德韋傑夫贊為“世界一流大學”。中科大使用易思捷超融合搭起雲端計算平臺後,保障了系統安全、穩定的執行,滿足了全校近兩萬師生7 24 小時網路服務和電子檢索服務。運維效率提升了70%,磁碟利用率提高了58%。

在易思捷的案例庫中,助高校上雲的例項很多: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海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易思捷創立時間長,行業經驗豐富,案例眾多也在情理之中。

一、高校上雲的訴求

(一)高校上雲的幾種需求:1、高校資訊中心可搭建“全校多雲管理平臺”或私有云,整程式設計客棧合各種異構資源,為全校提供行業的雲服務。2、對於高校教師的學術科研成果和學校重要文件,可以通過上雲的形式,進行長期安全的儲存及應用。3、高校的二級學院,可建設高效能的超融合或虛擬化,進行教學、實訓和科研等相關的教研活動。4、高校圖書館可通過虛擬化或超融合,對相關的數字資訊資源進行智慧管理。

(二)高校資料中心現狀。易思捷通過對某省高校調查發現,有40%的高校已實現虛擬化,且大多用vmware,**貴和服務弱是老師們反映的主要問題。另有少數幾家採用第三方國產產品,存在著硬體繫結、成本高的問題。目前高校資訊化建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問題:1、高校資訊化建設與教學需求不匹配。2、部門之間資訊孤島現象仍然存在。3、教學、科研應用平臺投入比例失調。4、運維人員少,專業程度低。

因此,高校上雲需要安全、可靠的新一代雲架構,完成從伺服器虛擬化到超融合平臺、私有云到多雲管理平臺的轉變,實現it資源的整合、uzpiyc運維及管理,為學校及二級單位提供高效的雲上服務。高校雲管平臺可根據不同院系的應用定製資源,以實現操作便捷、運維簡單、易擴容等需求,同時節省it成本。

二、新一代自己可控中國雲

倪光南說:核心技術若不能自主可控,隨時會被卡脖子。易思捷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從核心到ui的**都uzpiyc是自主編寫和維護,擁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特點如下:

(一)統一化服務。高校需要基礎架構能夠提供各層面的it服務,包括從 iaas、saas、paas 等全棧資源服務,沒有任何 1 個廠商能提供完整的產品鏈,因此,整合優秀產品轉變為服務化,共同打造中國雲生態圈將是首選,易思捷自主研發的外掛式架構,以軟體定義技術和多雲技術為核心,創新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二)統一資源管理。不是說沒有私有云與公有云之分,而是平臺對公有云與私有云統一管理,應用根本無需關心到底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公和私只是資源建設的一個方式選擇。

(三) 滿足不同階段需求:高校因為發展階段不一,各院系各自為政,需求多元,任何單一產品均不能滿足所有需求,需從伺服器虛擬化、超融合、私有云和多雲管理提供全線產品。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具有滿足高校不同階段需求的能力。

(四)無縫進化能力。高校只有率先使用自主可控的基礎架構和應用,才能真正實現自主創新。這樣,雲平臺勢必要匹配不同晶片、硬體和上層國產應用,進化迭代、升級能力顯得至關關鍵。

未來,易思捷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定會助力高校在資訊化之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本文標題: 奪人眼球!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國雲成高校上雲優選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