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矽谷全球資料研究機構pitchbook公佈,全球共有 16 家公司(其中包括 4 家中國公司)成功躋身“獨角獸”,成立不過五年的美菜網赫然上榜,創造業界神話。
近日,《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美菜網ceo劉傳軍,談及“創立滿五年,估值高達 70 億美元,美菜如何把賣菜做成大生意”,劉傳軍表示,用前衛的理念和先進的科技改變落後的中國農業市場的使命感是鞭策美菜網不斷髮展的動力。
成長經歷讓劉傳軍更懂務農不易
“農業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行業,這個行業有非常強的欺騙性,賣菜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劉傳軍說。對他而言,土地或是這世上唯一值得為之去戰鬥、犧牲的東西,劉傳軍創業的全部熱忱也來自於田間鄉野,這與他早前的生活經歷相關。
劉傳軍的老家在山東省沂蒙山區,放學後養豬曾是他上大學之前的一項固定活計。豬並不圈養,不吃飼料、少食穀物,從幼崽到出欄要 400 余天,但最後**的**卻與普通豬肉差不多少,劉傳軍認為這個結果極不合理,耿耿於懷。
2008 年,劉傳軍獲得中國科學院空間物理學碩士學位,隨後進入一家美國上市公司工作。
翻開美菜公www.cppcns.com司的簡介,劉傳軍的履歷很光鮮:“曾參與過神
六、神七,以及探測火星的螢火一號衛星的研究”。在外人眼中,這些無疑體面且充滿榮光。但循規蹈矩的生活卻讓劉傳軍痛苦不已,想起父親十幾年來務農的不易,劉決定離職,並圍繞農產品做了一些小生意,他甚至回家承包過山頭養雞,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始終將腳踩在泥裡的ceo程式設計客棧
在成立美菜網前,劉傳軍曾是“窩窩團”創始團隊中的一員,親歷“千團大戰”。
“窩窩團的經歷讓我明白企業文化對公司發展的重要性。”劉傳軍告訴《中國企業家》。在他看來,美菜網從創立之初就是使命驅動,“為八億農民謀幸福”——這樣的話語在 5 年內,劉傳軍至少講了上千次,但將理想執行落地的每一個環節都比想象中要困難。
農業有非常多的壁壘,菜品的貨值、毛利太低,上游**商過於分散,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低,送貨到家的物流成本又太高,也正因此,劉傳軍決定去做餐飲tob業務。一直以來,美菜網f2b模式的理想狀態都是“一端在田間自採,一端配送至餐廳”。
在美菜網創立之初,團隊只有十人,劉傳軍自己跑貨源、做地推。在早前《中國企業家》對美菜網的報道中,劉傳軍曾提到過美菜網的第一個客戶——一家位於北京北苑的麻辣燙小店,起初怕被店家轟出去,劉傳軍是點一份麻辣燙,邊吃邊聊。“每天可以在睡覺前用手機下單,睡到自然醒坐等收貨,不過需要預付或者現款”,劉傳軍用這樣的方法說服了美菜網的第一批使用者,但由於一開始的單量太小,員工們只能騎著三輪車去新發地等批發市場採購,在他人的倉庫中租下一個倉儲的小角落。
更麻煩的是物流。據劉傳軍介紹,當時活躍於市場的只有“四通一達”,沒有一個做得了冷鏈倉儲的業務,故美菜網後期選擇自建物流倉儲的重資產操作模式,也實屬無奈。與此同時,劉對美菜網的定位始終明確:“美菜是做**鏈的企業”。
在更多人看來,從 2017 年到現在,美菜網變化巨大。 5 年以來,美菜網的市場規模增長了 20 倍,而在經歷了一些內部的調整後, 2019 年,美菜網又將開始加速發展。下一個五年,劉傳軍希望美菜網能夠至少服務四五百萬家餐廳,覆蓋兩千個城市,成為一家年收入達到數千億元的公司。而用前衛的理念和先進的科技改變落後的中國農業市場,專注為全國近千萬家餐廳,提供全品類、全程無憂的餐飲食材採購服務,將是美菜網始終不變的初心。
本文地址: /news/media/255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