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行業老兵連續創業 Citcon宣佈正式進軍歐洲

2023-03-19 05:00:35 字數 4196 閱讀 5001

在支付這一創業門檻很高的行業,黃春波卻連續創辦了兩家公司,而且一家位於中國,一家位於美國。

這兩家公司分別是眾聯科技與citcon,前者在國內提供聚合支付及營銷解決方案,乘著移動支付**下全面鋪開的時機迅速發展,最終於 2017 年在***上市;後者則在海外市場提供包括中國引nqtthhtven動支付解決方案 - 支付寶,微信以及銀聯雲閃付在內的支付服務,最近一年內業務量擴大了數十倍,業務從美國拓展至加拿大主流市場。

本週citcon宣佈正式進軍歐洲,並委任citcon現任北美零售業務總經理jean kany為全球企業級零售副總裁,以及曾在visa、mastercard以及美國運通等企業擁有 25 年管理經驗的nigel stone為英國市場負責人。

前不久,citcon剛獲得全美最大規模華裔商業銀行、美國上市公司華美銀行(**代號:ewbc)的新一輪 500 萬美元戰略融資。

如果你在美國出遊時發現,美國的商店竟然也可以直接使用微信,支付寶或者銀聯雲閃付付款,那多半會是citcon為這家店提供的支付方案。伴隨著國內移動支付技術的出海,citcon也把握了這一機遇,成為最早將微信與支付寶付款方式帶到美國的公司,併成為中國移動支付公司在北美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

現在看來,黃春波這位前ebay、paypal, visa 技術管理者在國內移動支付發展如火如荼之時適當地參與了進來,又在支付出海的浪潮下再次起程,兩次踩點不可謂不精準。

靜候時機 厚積薄發

黃春波在矽谷支付行業駐紮了十多年,在美國拿到計算機博士學位後,他先後在矽谷眾多知名企業擔任管理職位,比如ebay/paypal、visa和甲骨文,職位也逐步晉升。或許是受到矽谷氛圍的薰陶,他也一直存有創業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從接近十年前起就看好移動支付前景的業內老兵。

他在visa的同事蔣蔚還記得,當時與黃春波在公司經常**美國支付行業的趨勢,黃春波認為美國的移動支付發展比較滯後,“他覺得我們(visa)信用卡做得很好,數字支付上肯定是業內第一的,但春波一直認為visa雖然也在推進移動支付,但作為一程式設計客棧個已經很大體量的公司,沒有很大的動力來推一個前景還不明朗的移動支付產品。”

除此之外,美國成熟的信用卡網路、消費者既有的習慣等等因素,都制約著這個市場的發展。

2010 年,蔣蔚和黃春波同一天加入visa,繼而相識。七年多後,蔣蔚被走上移動支付創業道路的黃春波說服,加入了成立不久的citcon,擔任總裁及營運長。

當然,除了結識創業夥伴以外,visa的這段經歷還給黃春波帶來了寶貴的經驗。在visa這樣的國際支付公司,他有機會了解技術和產品在全球的佈局,同時也能看到新興的移動支付在visa內部和世界各地的發展。這對他後來無論是創立眾聯還是citcon都有很大的幫助。

在 2014 年左右,黃春波看到了一個新的機會。

當時蘋果的apple pay正式釋出不久,他的一位國內上市公司的朋友也想做移動支付,力邀他回國發展。他想到,憑藉在國外十多年的經驗,何不先回到國內做移動支付,畢竟國內消費者沒有美國這樣的歷史遺留問題,信用卡普及率也很低。不久後,黃春波與朋友一起在中國創辦了眾聯科技。

這一判斷被後來的資料所印證。 2015 年底,支付寶以8. 5 萬筆/秒的交易峰值,超越國際支付巨頭visa成為全球處理能力最強的支付平臺。這既代表了阿里這家公司的技術實力,也說明了國內移動支付的發展速度。

2014 年底,微信支付通過春節紅包對支付寶的巧妙“偷襲”,讓網際網路公司的移動支付競爭愈演愈烈。微信與支付寶也逐漸拉開了線下商戶拓展比賽的帷幕,深挖使用場景。眾聯也抓住這一時機,乘著***支付的東風迅速壯大,如今已經是***上市公司。

重新出發

之後回到矽谷成立citcon,可以說與在國內推動微信、支付寶這類移動支付一脈相承。

隨著國內支付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市場滲透率快速貼近天花板,支付寶與微信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也是在情理之中。再加上跨境電商的增長與海外的旅遊使用者的激增,黃春波判斷,中國使用者所熟悉的支付方式肯定會推廣到海外。

這也與他在visa觀察到的情況相符。不同國家之間對移動支付技術的採用速度(adoption rate)不一樣,技術推廣中會遇到諸多困難,但其中也創造出機會,比如,一個區域試驗成功且行之有效的標準化模式,在另一個市場可以同樣複製。而將國內的***支付帶到美國,就是上面一種模式的復現。

但這一次不同的是,他沒有了國內眾多合作伙伴資源,需要白手起家從頭做起,尤其是在團隊建設上。在支付領域摸爬滾打十多年的黃春波很清楚,支付行業相當複雜,組建團隊是重中之重,而整個行業的創業氛圍不如ai、vr那樣濃厚,有一定經驗的人都在穩定和成熟的公司。於是他再一次找到了蔣蔚。

2014 年,黃春波離職創業時也曾邀請蔣為蔚加入,但後者沒有答應,只是“非常佩服他毅然放棄高薪,回國創業”。

到了 2017 年,在visa營銷部門擔任多年領導職務的蔣為有了自己創業的想法。便找到了一直保持溝通的黃春波,希望尋求一些意見。

“我們在palo alto的一家星巴克談了 3 個小時,到最後他說,‘wei,你別自己創業了,從零到一是很辛苦的,我的舞臺已經搭好了,你可以過來施展拳腳’。正是這句話打動了我。”他說。

當然,做出決定還需要更切實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黃春波本人。

“我認識chuck有 8 年多,雖然沒有直接工作過,但知道他是帶著vision(視野)去創業的。而且他擁有大公司與創業兩方面的經驗,知道一家公司在各階段應該是怎麼樣。”

於是在瞭解了團隊和公司狀況後不久,蔣蔚正式加入citcon。除了蔣蔚,黃春波還找來了更多在支付,零售,旅遊,電商等行業資深人士加入,形成了新的核心團隊。

一家目標明確的創業公司

2017 年是citcon關鍵的一年。在完成產品與技術開發後,公司要小步快跑,撬程式設計客棧動更多的商戶資源,“而且我們不做,也一定會有其他人做”。

過去一年也是黃春波最累的一年。“我一開始也認為支付是一個可以迅速標準化的產品,能像網際網路產品一樣規模化推廣,但在美國,尤其是大型企業,整個合作的流程比我想像的更復雜。”

在美國,真正對支付行業有重大影響的大型商戶和企業,對合作團隊的專業性、技術的可靠與安全性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內部的審批流程一點也不含糊。

但另一方面,citcon卻又沒有創業公司那種火急火燎的狀態。

蔣蔚也提到,“他自己是一個很熱愛生活的人,也經常叫我注意鍛鍊身體,多做一些戶外活動。”

這是因為黃春波對公司的目標很清楚。“我們當時很明確專注在跨境移動支付市場。對小公司來說資源是有限的,聚焦在清晰的目標上是極其重要的。”

這樣做的好處也很明顯,團隊不會特別緊張,也不會為了短期目標而忽略長期規劃。體現在公司的發展上,就是節奏上比較順利,沒有大的起伏,包括商務的目標也是如此。

作為一個技術出身的創業者,黃春波也沒有很強的“技術”標籤。

蔣蔚覺得,他有很強的商業嗅覺,不會為了技術而技術,而是會想到技術要如何為業務服務。

“我剛進公司的時候,在產品上已經比較成熟了,但客戶還是會提出一些改進的要求。不過chuck將吸引更多的商戶放在了最優先的事項,他知道當時不該去動產品。”

正是這樣,在 2018 年底,citcon合作的中大型商家數達成了 5000 多家。從幾個重點行業突破至覆蓋高階零售,免稅零售,全球酒店連鎖,觀光景點,餐飲,航空等眾多業務,從美國迅速擴張至加拿大,以及歐洲。甚至包括駐美中國領事館的支付方案也是由citcon提供,現已與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芝加哥、休斯頓、華盛頓等領館建立合作。預計 2019 年服務的全球商家客戶數量預計達 5 萬家。

尋找獨特優勢

作為第一批將微信、支付寶,以及銀聯雲閃付引入北美的公司,citcon也獲得了投資人的認可。今年 4 月,它完成了最新一輪由美國上市公司華美銀行的 500 萬美元戰略融資,加之此前由真格**、浙商創投、賽伯樂領導的投資,獲得累計超過 1500 萬美元融資。

企業服務很難出現破壞性創新,特別是支付領域,vc的投資案例並不多。創業公司一般是對現有細分領域的微創新,這就要求一家公司的創始人具備深程式設計客棧厚的行業積累,在市場中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在支付行業耕耘十多年,對國內移動支付市場的瞭解,再結合海外工作的經歷,做跨境移動支付就是黃春波的優勢。

他認為,做一件事也要想到別人也可以做,弄清楚自己與團隊有什麼樣的優勢很重要。

“在我熟悉的行業裡,打造一家能成為推動移動支付市場的企業,帶領團隊實現目標,對我的職業生涯是一個很大的成就。”

更何況,而且整個電子支付行業的空間很大,移動支付也還處於早期的階段,從世界範圍上看,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對citcon而言,一旦能在支付行業佔一席之地,很可能成為一家數十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他希望,citcon能成為移動支付市場的領先者,為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和商家提供便捷的移動支付體驗。

本文由程式設計驛站使用者投稿,未經程式設計驛站同意,嚴禁**。如廣大使用者朋友,發現稿件存在不實報道,歡迎讀者反饋、糾正、舉報問題(反饋入口)。

本文標題: 十年行業老兵連續創業 citcon宣佈正式進軍歐洲

本文地址: /news/media/252504.html